家装领域猫腻 :一百种霸王条款 一千个加价理由
买房装修几乎是每个家庭都要经历的大事 。装修领域水非常深,暗藏许多陷阱,尤其是对于**次装修的人来说 ,一时不察就会上当受骗。
装修公司的套路都有哪些 ?如何避免这些套路?
低价背后是擅自增项多收费
“经典套餐6.16万元”、“每平米只需799元” 、“8.8万元拎包入住”……现在 ,不少网络家装公司都会打着“低价全包”的口号揽客 ,殊不知,看似低价的背后很可能有加价套路 。
2018年10月,家住北京的孟女士花12万元购买了某网络家装公司的装修套餐 。但在施工流程中 ,工长倡导墙体过薄 ,需要提升保温层 ,xm外汇平台佣金且并未告知具体每平米多少钱 ,也没有报价单 ,要求孟女士私下把几千元钱交给他,不走公司账户。
“工长的上述行为属于私自增项 ,是不合理收费,支出者完全可以拒绝支付。”验房师王清华在建设项目运维领域从业20多年 ,他表示 ,在装修流程中,匠心独运网所有的项目一定要按米、平方米收费 ,在合同中提早约定好费用,防止装修公司虚报费用。
这种低价签约 、中途加价的现状并不少见 ,屡屡被资讯曝光。如 ,上海于女士包工包料把店面交给装修公司 ,约定预算为24万元,但工程中,装修公司加价10万元,包括资料品牌变更产生的差价 、预算中漏算关键施工项目需额外增补等现状 。
对此,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时兵认为 ,家装的实际施工与提早预估相比存在变量 ,后期根据实际施工的工程量多退少补是符合法律条例的。
“但不少装修公司利用这一点,在商业行为上失范” ,周时兵说,故意用“低价”吸引支出者,后续再加价“回血” ,从而让支出者产生了一种上当受骗感。
装修质量不合格或不符合约定
都说一分钱一分货,但难题在于,花了高价也不一定能买到满意的装修服务。
比如,有业主反映,自己购买了一处面积较大的住宅 ,由于工作繁忙,不方便去现场监工 ,特意找到一家口碑不错的大型装修公司,拿出上百万元装修预算。但验收时却发现房屋装修有严峻质量难题 ,“墙体开裂,卫生间出现空鼓,地暖冷热接反。”
类似的遭遇也发生在山东省济南市的门堪罗雀网王女士身上。据报导 ,王女士花106万元高价装修别墅 ,收房时发现房间味道刺鼻 ,经测试甲醛超标3倍 。其中,别墅衣帽间的衣橱门板为密度板 ,主板为锯末板,专业人员介绍称,这两种板材都是用大量胶黏剂合成的,甲醛含量较高 。
“不仅是木质家具,装修公司可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地方非常多 。”验房师王清华说 ,比如贴壁纸的粘胶 ,在市场上费用差距明显 ,环保性也不同 ,不排除有些施工人员会把100多元钱一瓶的环保粘胶偷换成5元钱的劣质粘胶利用 。
王清华还提醒支出者 ,要注意对隐蔽工程的验收 ,比如电线管的弯度、水管的直径和壁厚是否符合标准。
延期违约时赔付标准不清
除了装修质量 ,在装修工程的延期和违约金赔付方面也很容易引发纠纷。
孟女士的房子自2018年10月开展装修 ,合同写明竣工日期是2019年1月,由于装修公司的橱柜制作出现难题,一直拖延到4月份才完工 。但是,在计算延期赔偿金的时候,却出现了难题 。
“签订主合同之后,装修公司过几天又要求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主合同提到 ,由于装修公司的原因延误工期的 ,应该赔付工程造价总额的千分之二 ,而在补充协议里 ,金额变成了延期一天赔付100元 。”她说 ,“因为补充协议素材太多,所以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一项,装修公司也没有告知这一变动。”
装修公司与孟女士签订了两份合同 ,主合同中赔偿金为千分之二(上图),补充协议中变成了一天100元(下图)。出处 :受访者供图
这种现状下应该以哪份合同为准、装修公司的行为又是否合法呢?北京云通律师事务所主任闫兵表示 ,就同一个具体事项有两种互斥约定的,除合同中清晰了效力等级的,应以后约定为准 。也就是说 ,应当以补充协议的约定为准。
闫兵说,装修公司的行为显然是违约的,但是不宜定性为违法。法律保护的是当事人双方的约定,一般不会就一个合同关系中的具体行为作出规范 。不过,依据合同法条例 ,如果当事人遭受的实际损失明显高于约定的违约责任的 ,也可以主张要求对方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合同中存在霸王条款
装修合同多数由装修公司制定并供给,其中不乏霸王条款。
比如 ,在工程竣工验收方面 ,某装修公司的合同提到 ,“工程未办理验收、结算手续,甲方提早利用工程的视同为验收合格 ,由此造成的损失由甲方承担 。”
什么是“提早利用工程”呢 ?合同呈现 ,“提早利用是指,验收合格前,甲方收回外屋门钥匙 、自行更换外门锁 、安排家具进场、出租、转让、居住 ,或以其他任何方法利用房屋的现状 。”这意味着 ,如果业主在装修的流程中自行更换了外门锁 ,或者运送家具进门,就被视为房屋验收合格了 。
“上述验收有关条款是非常苛刻和不合理的,如果双方在装修流程中发生纠纷,业主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王清华表示 ,验收的时候 ,需要业主 、装修公司、第三方监理人员或装修公司的监理工长和施工人员三方在场 ,对发现的难题进行记录。
还有部分装修公司为了规避责任,没有采用规范的合同范本,或者在一些关键条款中采用模糊语言、约定不明,施工流程中或者终止后曲解合同条款 ,致使业主的合法权益受损。
根据中国支出者协会供给的案例 ,2017年1月,辽宁省沈阳市的孙先生与某装修公司签订了全包装修合同 ,但后来,孙先生发现合同中房屋面积、间数、具体位置 、预算等应由装修公司填写的地方均是空白 ,且到约定时间公司没有向孙先生供给设计计划及预算报价 。
中国支出者协会提醒,在装修时 ,要选择正规家装公司 ,与家装公司签订合并且,素材要清晰 、具体 、可流程 ,应标明家装涉及资料的品牌 、型号 ,不能笼统地用“国内名牌”、“国际名牌”之类的字眼代替。
另外,装修房屋中的有些瑕疵不会在短期内显现,为保养今后出现装修质量难题时能够顺利得以处理 ,支出者要与装修公司签订工程保修协议书 ,清晰保修项目、保修期限等有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