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各地这些特色花灯别错过

正月十五闹元宵 各地这些特色花灯别错过

归纳 :汤晓雪出处 :央视资讯客户端 查看次数 :发布时间:2024-02-23 11:01:19【字体:小 大】

  明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一天 ,人们会赏花灯 、吃元宵  、猜灯谜、放烟花 、外汇xm平台怎么样闹社火 ,这些旧有民俗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 ,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月十五元宵节,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开灯祈福通常是在正月十四的时候开展“试灯” ,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会点灯盏来进行祈福活动 。

正月十五闹元宵 各地这些特色花灯别错过

  此外 ,正月是xm外汇代理怎么做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也被称为“元宵节” 。因为元宵节是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阖家团圆 ,庆祝新一年的开展,并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家人依旧能够欢聚一堂,美满团圆。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 李 璐:闹元宵,这里边的“闹”字是热闹的“闹”。有各种各样的花灯,增添了这个节日的氛围 。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叙述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XM外汇交易热闹场景。2008年6月 ,元宵节这一寓意团圆美满的节日入选《第二批政府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灯  :蕴含丰富文化内涵

  元宵节是我国旧有节日之一 ,有吃元宵、闹花灯 、猜谜语等庆祝活动 。其中,花灯作为中国旧有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火树银花不夜天 。在浙江德清 ,乾龙灯会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漫游观赏 。华灯初上,20多米的龙形灯组盘踞在千年古城墙上 ,展现蛟龙腾飞、奋勇前行的气势 。二十四节气灯、龙头鱼尾灯等花灯,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十里秦淮灯火灿,楼台亭榭绕河堤。挂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和传承 。花灯不仅是一种装饰,更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繁荣 。正月里,人们挂上五彩缤纷的花灯  ,点亮夜晚 ,为节日增添浓厚的喜庆氛围。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 李璐:因为以前没有电灯 ,晚上黑暗的时候,有一盏灯照亮他们的XM外汇路 ,其实是给他们一种光明和向往。古人的那时候,对于花灯的理解是很多的。

  在中国旧有文化中,灯是光明的象征  ,寓意着希望和美好将来。并且,灯也与丁 ,也就是人口有关,因此挂花灯也寓意着添丁,寓意着家族的繁荣和昌盛。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 李璐:我们北方地区  ,尤其在北京喜欢挂红灯笼 。到元宵节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走马灯 ,有一些故事情节,增添了节庆气氛 。

  我国的花灯种类繁多 ,有宫灯、龙灯 、走马灯、荷花灯等 ,还有北京花灯 、泉州花灯 、南京花灯 、自贡花灯等各具特色 、不同地域的花灯制作工艺 。这项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和美好的回忆。

  灯彩 :指尖上的传承

  正月十五挂花灯,是热闹喜庆的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集编扎、裱糊 、雕刻、绘图等多种民间艺术于一体的艺术灯彩 ,被誉为“指尖上的传承”。

  随着正月十五的临近,江苏省南通市不少市民开展在家中摆放造型各异的灯彩,它不仅是一种家庭装饰,可以增添喜气,更寓意着吉祥、幸福和平安,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70岁的何林祥是南通“包氏”灯彩的第四代传人,也是这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制作的灯彩融合纸扎 、绘画、剪纸、雕刻等艺术门类,小巧精致 ,神态逼真 ,色彩瑰丽明快 。

  江苏省非遗传承人 何林祥 :先进行设计 ,然后进行刻或者是剪,进行托裱  ,然后彩绘、套色 ,剪裁下来裱糊在骨架上面  。图案裱糊我们是采用了南通剪纸的元素和南通图案彩绘的一种元素在里面。

  这一只小小的灯彩龙灯,何林祥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据介绍  ,南通灯彩有着上千年历史,主要为各种鸟、兽、鱼 、虫等造型的小型灯彩 ,尤其是十二生肖造型深受人们喜爱。近日目前展出的“2024南通灯彩艺术展” ,将时尚国潮和非遗灯彩相结合 ,还邀请观众现场体验灯彩的制作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馆长 曹锦扬 :我们南通市文化馆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开设灯彩公益培训班,并且开展南通灯彩进校园活动,非遗传承人带领学子现场制作灯彩,营造非遗保护浓厚的社会氛围 。(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高伟强 李墨白 南通台 德清台)